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教育部社科司、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指导下,人民日报社体育部、人民网于2021年9月25日举办“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这堂课。
“ 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由奥运健儿们以自我讲述、接受问答、在线教学等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奥运健儿传承发扬、拼搏奋斗、全民体育、精神能量这四个主题的内容。今年夏天,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和残奥会赛场上披荆斩棘,闪耀东京。但体育的魅力从来都不止于赛场,中国奥运健儿家国热血与青春梦想一次又一次激荡的背后,是中国体育的薪火相传,是不忘初心的艰苦奋斗,是全民健身的火热激情,是历久弥新的奥运精神。
从许海峰到杨倩,从摘下中国奥运史上第一块金牌到今天奥运健儿们通过奋力拼搏一次又一次的在赛场奏响国歌、收获奖牌,中国奥运健儿正以硬实力,讲述着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拼搏故事,以自信和自强书写了国家发展进步的新故事。“如果成功需要达成一百个因素,那我一定一个也不能放过”,正是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要求,巩立姣投掷的铅球终于在东进奥运会的赛场上划出了一道最完美的弧线。运动绝非运动员的专利,孙一文在训练场上详细的介绍了击剑运动员所穿戴的防具,包括头盔、面罩、加厚外罩衫、上身防护罩等,还演示了击剑运动的准备姿势,弓步,冲刺,反攻,下蹲等训练动作,她谈到:“运动要将就循序渐进,逐步加量”,对于普通人来说更是如此,把运动变成热爱,就一定能坚持下去。
“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群体中取得了良好反响,老师们积极的展开了讨论,并撰写心得体会。青年教师钟芳兰说:“我们国家是不断发展的,具有无限可能的。”青年教师黄琪写到:“使命在肩,奋斗有我。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青年教师郑家勤找到了运动员和教师这两个职业的相通之处,那就是“热爱”,因为热爱这份工作所以才能产生幸福感,才能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台山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青年教师卢霜的分享聚焦于奥运健儿们成功背后的故事,以他们的事例激励自己不断学习、加倍努力,为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而奋斗。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坚定理想、不惧挑战、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发扬传承,而作为思政课教师更应该主动肩负起传承奥运精神,引导学生树立鸿鹄之志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