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引领青年学子弘扬红色文化,6月22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青年马克思主义协会承办的“弘扬红色文化 争做时代先锋”2025年红色文化主题研学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活动以“理论报告+沉浸式体验”双线模式,带领同学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筑牢信仰之基。

青年马克思主义协会指导老师王申生以“中央八项规定的红色文化基因”为主线,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兼具历史厚度与现实意义的主题报告。报告从井冈山时期“一根灯芯”的节俭故事切入,讲述1927年井冈山根据地受经济封锁时,毛泽东同志坚持只用一根灯芯办公,在微弱灯光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历程,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厉行勤俭节约”的初心底色。他还在报告中系统地梳理了“延安时期的‘三大作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六条规定’与‘两个务必’”“改革开放后的作风建设”“新时代的‘八项规定’”等内容,直观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以纪律建设为抓手传承红色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彰显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政治自觉。

在VR沉浸式体验环节,同学们佩戴设备“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与延安革命纪念馆虚拟场景。当虚拟画面还原出八角楼里一根灯芯的油灯时,2024级学生李佩帆感叹:“以前只在课本上读故事,现在仿佛能感受到毛主席在昏暗灯光下奋笔疾书的艰辛,这种体验让红色历史真正‘活’了起来”。通过VR技术,同学们还“见证”了延安整风运动中党的作风建设历程,实现了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认知跨越。实地参观思想道德训育基地时,同学们在讲解员引导下,系统学习了从革命时期到新时代的作风建设历程,直观理解了“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等要求的现实意义。在互动体验区,大家通过情景模拟“厉行勤俭节约”的校园实践,将红色文化转化为具体行动。

此次研学活动将抽象的红色理论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沉浸式体验,实现了“历史场景可视化、纪律要求生活化、价值引领实践化”的育人目标。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红色文化的学习之旅,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让青年学子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为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