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具体体现
|
|
符合上述三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两项为B;符合其中一项为C;其余情形为D
|
|
1.建立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门工作会
2.学校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评估
3.有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及其配套文件的实施办法
4.学校有关部门有明确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责并完成相应任务
5.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每年分别到堂听思想政治理论课≥4学时
|
|
符合上述五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四项为B;符合其中三项为C;其余情形为D
|
|
|
1.对学校党政干部及共青团干部组织、协调、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明确要求
2.每年对学校党政干部及共青团干部履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职责有考核
3.对党政干部及共青团干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党课团课等教学有具体管理措施
|
|
符合上述三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两项为B;符合其中一项为C;其余情形为D
|
|
1.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2],专任教师按不低于师生1:400的比例配备
2.鼓励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博士、硕士学位
3.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岗位的比例不低于学校重点学科高级岗位设置的平均水平,且不得挪作他用
4.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定,注重考核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
5.按照要求选送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学科研骨干参加全国和省(区、市)培训、研修,每学年至少安排1/4专任教师开展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活动
6.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表彰纳入学校各类教师表彰体系中,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定一定比例,进行统一表彰
|
|
符合上述六项标准为A;符合1和其余标准中三至四项为B;符合其中三项为C;其余情形为D
|
|
1.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研究生配备有专职辅导员
3.对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评审
5.辅导员的培养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开展队伍轮训,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
6.有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和年度考核结果,定期评选表彰优秀辅导员、班主任,并纳入教师表彰体系
|
|
符合上述六项标准为A;符合1和其余标准中三至四项为B;符合其中三项为C;其余情形为D
|
|
|
1.独立设置直属学校领导的、与学校其他二级院(系)行政同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二级机构,并配齐机构主要负责人
2.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作为学校重点课程建设,有条件的本科院校同时应作为重点学科建设
3.落实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规定课程和学分及对应的课堂教学学时
4.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
5.实践教学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建有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覆盖大多数学生
|
|
符合上述六项标准为A;符合1和其余标准中三至四项为B;符合其中三项为C;其余情形为D
|
|
4.有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校外专家学者、校级领导为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的制度并有效实施
|
|
符合上述四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三项为B;符合其中二项为C;其余情形为D
|
|
|
2.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以及党史宣传教育
3.利用重要节庆日、重大事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
4.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
|
符合上述四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三项为B;符合其中二项为C;其余情形为D
|
|
1.将实践育人工作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落实规定的学时学分
3.有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年度计划,定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4.支持、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6.及时表彰宣传实践育人先进典型,定期召开实践育人经验交流会、座谈研讨会
|
|
符合上述六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四项为B;符合其中三项为C;其余情形为D
|
|
1.有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有明确牵头部门负责,并加强校园统一标识建设
3.有加强科学道德和校风学风建设的措施,并开展督查工作
4.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
|
符合上述六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四项为B;符合其中三项为C;其余情形为D
|
|
2.建有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积极推进大学生网络社区建设,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3.有专门的网络用户归口管理部门,有完善的校园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机制,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4.有校园网站登记、备案制度,实行用户上网实名注册
|
|
符合上述四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三项为B;符合其中二项为C;其余情形为D
|
|
1.有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场所
2.按师生比不低于1:5000的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且不少于2名
4.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形成系列课程体系
5.建立有校、院(系)、学生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有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6.每年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在校学生建有心理健康档案
|
2、3、4、6、7材料审核,1、5材料审核与实地考察
|
符合上述七项标准为A;符合1和其余标准中四至五项为B;符合其中四项为C;其余情形为D
|
|
3.建立资助育人机制,宣传表彰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
符合上述三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二项为B;符合其中一项为C;其余情形为D
|
|
1.有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3.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宣传表彰基层建功立业先进典型
|
|
符合上述三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二项为B;符合其中一项为C;其余情形为D
|
|
1.本科生低年级有党员,本科学生高年级和研究生有党支部
2.建立党校、团校,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学生党员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
3.校级团组织独立设置,院(系)、班级团学组织健全
5.按规定开展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
|
|
符合上述六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四项为B;符合其中三项为C;其余情形为D
|
|
|
1.建有专门的学生活动用房,有完善[5]的活动设施并得到充分利用
|
|
符合上述二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一项为C;其余情形为D
|
|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费[6]设立专门预算科目,经费做到专款专用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费占学校上一年度政府拨给的事业费和收缴的学生培养费或学杂费总收入比例应逐年增长
|
|
符合上述二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的一项为C;其余情形为D
|
|
|
|
|
|
|
1.有维护安全稳定的综合防控机制和突发事件紧急处置预案
2.有校园舆论阵地建设与管理办法,有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论坛等审批制度
4.有抵御和防范利用宗教对学校进行渗透的措施和办法
5.有抵御和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对学校进行渗透和破坏的措施和办法
|
1、2、4、5、6、7材料审核,3实地考察,8材料审核与实地考察
|
第八项为一票否决,有重大安全稳定责任事故为D;符合8且其余标准中符合五至六项为A;符合8且其余标准中符合三至四项为B;符合8且其余标准中符合两项为C;其余情形为D
|
|
3.学校与社区有合作育人工作机制,每年组织开展合作育人活动
|
|
符合上述三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两项为B;符合其中一项为C;其余情形为D
|
|
根据以上20项二级指标获得A的总数(用X表示),得出测评结果:
X≥15,二级指标无C或D,结论为A;X≥12,且二级指标无D,结论为B;X≥10,结论为C;其余情形为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