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精心组织全体教职工,于厚德楼一楼思德训育中心集中收看了开幕会直播。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是民之所向,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展开热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姜友维: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今天召开,我怀着特别激动的心情收看了开幕会盛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报告高瞻远瞩、意义重大、振荡人心、激发斗志。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必将对我国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工作者,就是要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魅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无限活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及时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培养更多更好更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推动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阳荣: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和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大工作。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学在前、做在前,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全面系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核心要义,确保思想认识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抓住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实质,根据开设课程的具体特点和实际,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把会议精神融入课堂。要找准把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法与路径。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总之,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会议精神,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发挥敬业精神,潜心教书育人,精心开展教学研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找准切入点、连接点,将会议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为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实效性注入强大的思想能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教研室主任张家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必须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历史性的新胜利。作为新时代的高职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继续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素养,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中共二十大报告,深刻把握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注重实践淬炼。坚持“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在干中学、学中干,在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中磨炼自己,在重大考验、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自己的政治素养,以及提升教学能力。“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唯有从极细微的积累开始,经受最严苛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厚植为民情怀,坚持“以生为本、教学优先”,主动践行初心使命,开创职业教育新天地。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科长徐善玉:党的二十大是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将明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这次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杜金蓉: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通过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我深刻体会到我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我也深刻认识到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我更深刻懂得了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岗位,奋发向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周墨:教育关乎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不断丰富,对更加公平和更高质量的教育的要求不断增加。总书记明确要求“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理解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路振艳:总书记明确提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不断丰富,教育公平和质量的内涵也同样在不断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向着更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目标迈进,推动教育不断适应全球教育竞争新态势、不断符合实现教育现代化新要求。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更应自觉站位“国之大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支撑!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文津: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结底靠人才、靠教育。 十九大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教育的支撑。与产业发展关系最密切、对服务经济最直接的教育类型,那一定是职业教育了。过去的五年,我国中高职学校培养了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支撑区域主导产业的贡献度不断扩大,对行业、产业、企业的助推器作用不断凸显。我工作所在的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十九大以来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我们学校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机遇,奋力打造“职教师资摇篮、产业人才高地”。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国家在过去5年中取得的发展和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作为一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也为我们学校过去5年来取得的发展和成就感到无比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