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站首页 | 部门概况 | 思政动态 | 理论热点 | 党建之窗 | 师资队伍 | 工会工作 | 教学科研 | 实践教学 | 课程设置 | 政策文件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学科研>>正文
为加强教研室这一基本教学单元建设,切实发挥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能,11月18日下午,...【详细】

部门电话:0825-2290602
部门地址: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厚德楼101室
联系QQ:  328710386
联系邮箱:328710386@qq.com   

教学科研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大纲
2010-03-24     (点击: )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大纲

(适用范围:全校各专科专业)  

理论教学部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  

《形势与政策》课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认清形势和任务,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广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策判别力,为强大祖国而奋发学习,健康成长。当前,就是要使学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五、六中全会的主要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己的本领。  

二、教学基本要求

1.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正确的形势与政策分析方法,特别是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和难点等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使之能科学预测和准确把握形势与政策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正确的政治观。  

2.帮助学生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与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清晰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的一系列政策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  

1.《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目的、意义、学习的方法、途径;观察形势和理解政策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  

2.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任务、发展现状和趋势;党和国家实现现阶段任务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和决策;  

3.当前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和我国政府的立场;大国外交形势;  

4.大学生在形势与政策方面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及热点问题的情况及政策。  

学时分配:  

共计1个学分,在1、2、3、4、5学期,每学期0.2学分。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

既有一定的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也辅以讨论、参观、看时事报告VCD音像版、社会实践、讲座、典型发言等。  

五、上机实验内容、作业

看教科书、报刊、电视、听录音。  

六、考核及要求

本门课程的考核工作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实行学年考核制,每学年考核一次,该课程总成绩为各学年考核平均成绩,一次计入学生成绩册。  

考核内容要充分考虑本门课程特点,主要考核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考核方法要灵活,可采用开卷考查、写论文等形式。考核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查相结合的方式。  

总成绩采用百分制,平时成绩为40%,期末成绩为40%,实践成绩2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纪律、考勤、讨论、作业等。期末考查采用开卷写论文形式。关于期末论文,学生可以抒发学习后的体会及收获,可以就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形势和问题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就其中某一次讲座的某个主题阐述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要求字数在2000字以上,有一定的见解和深度。为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有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准确得体,保证质量,我们将组织评定出优秀论文,给予本课程实得学分之外的奖励学分。实践成绩指实践报告或者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教学内容因时而异,所以教育部只规定课程教学目的,未制定具体教学大纲,也没规定专门教材。  

教材选用:本院根据教学实际需要, 07、08、09级选用郑永廷教授主审、熊高仲教授等主编的《形势与政策概论》(教育部重点课题[2006批准,课题批准号DEA05006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刘新方案课程体系构建与重点、难点内容研究”),其中余各年级待定。  

主要参考资料:  

1.中共中央重要会议文件、中央领导人讲话;  

2.教育部每年春、秋两季颁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3.《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时事》VCD;  

4.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不定期下发的形势教育图文、音像资料。  

实践教学部分

实践活动的目的:通过接触社会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国情,检验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实践活动的要求:每学期放假前由任课教师布置实践活动工作,原则上学生一学年参加一次实践活动;学生本着就近方便、自愿选择单位的原则进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应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查研究。实践活动期间要完成:(1)实践报告或者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2000字以上);(2)学生应提供实践活动单位的评定意见并盖章。学生在开学后向任课教师提交实践活动报告或心得体会和实践活动单位的评定意见。  

学时:每学期2学时  

时间安排:每学期结束后的假期进行。  

德育教研室  

2009.12修订  

上一条: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下一条: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Copyright 2015 Sichu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