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站首页 | 部门概况 | 思政动态 | 理论热点 | 党建之窗 | 师资队伍 | 工会工作 | 教学科研 | 实践教学 | 课程设置 | 政策文件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学科研>>正文
为加强教研室这一基本教学单元建设,切实发挥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能,11月18日下午,...【详细】

部门电话:0825-2290602
部门地址: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厚德楼101室
联系QQ:  328710386
联系邮箱:328710386@qq.com   

教学科研
《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标准(2023.9)
2023-10-12     (点击: )

第二页:

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标准

一、课程适用对象

课程适用于3年制高职大专大二所有专业学生。

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国家安全教育

课程代码:1211118004

学分:1

学时:16

授课时间:大二第一,二学期

授课对象:大二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三、课程性质与地位

填写说明:立足合作企业岗位能力培养要求,主要叙述本课程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课程具体培养学生具备哪些主要核心岗位能力,并说明本课程的先导与后续课程。

本课程是全日制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大学生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方面和基础性工作,关系国家的未来。本课程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科学指导,坚持党对国家安全教育的绝对领导,坚持以构建国家安全教育体系为途径,重点围绕理解中华民族命运与国家关系,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学生系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树立国家安全底线思维,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学生责任担当。


四、课程目标

填写说明:主要叙述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熟悉或掌握哪些核心知识,能够达到哪些核心技能,具备哪些主要的职业素养。

知识目标

了解什么是国家安全;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

从国内与国外、传统与非传统层面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形成的背景、内容和原则理解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复杂多变性;

了解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理解我国政治安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了解国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掌握我国国土安全面临的风险,掌握维护国土安全的基本要求

了解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理解我国军事安全面临的风险与挑战,理解维护军事安全的基本要求;

了解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熟悉经济安全的含义,理解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巨大挑战;

了解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灵魂,理解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主流价值观面临的冲击,掌握维护文化安全的基本要求;

了解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掌握我国社会安全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掌握何谓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

了解科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关键,大国重器彰显国家实力

能力目标:

能够建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能够做到国家利益至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能够维护国家正当权益,绝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能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认同,不信谣、不传谣,能够对危害政治安全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我国政治安全;

能够维护国家的统一,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能够自觉保护军事秘密和军事安全,能够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严重事态的准备;

通过树立创新发展理念,聚焦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经济竞争;

通过维护文化安全,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能够自觉抵制文化渗透,增强民族凝聚力;

通过提高创新实践能力,推动科技发展,维护科技安全;

素质目标:

能够自觉遵守法律,做到诚实守信、廉洁自律;

学会合作,为人正派,具有良好的协作、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严守法纪,坚持原则,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爱国精神使其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不断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五、课程内容设计

填写说明:课程设计应以岗位典型工作过程为主线,分析典型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有机对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标准,有机融入红色基因、地方元素、工匠精神等元素,并简要叙述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内容,课程设计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可画框架图分析。

紧扣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课程标准,使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衔接紧密,课程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进一步明确。本课程主要根据国家安全形势和教育部关于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要点,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在大二的2个学期有针对性设置线下教学内容。具体为大二第一学期起开设4个专题:国家安全绪论、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第二学期开设4个专题: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爱国精神,使其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不断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 教学项目设置一览表

序号

章节项目名称

教学目标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建议

学时

1

国家安全绪论

了解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从国内国外、传统与非传统层面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形成的背景、内容和原则;

了解什么是国家安全;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理解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多变性;能够建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能够做到国家利益至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总体国家安全的内涵;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视频等

2

2

政治安全

了解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理解我国政治安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政治安全的内涵;维护政治安全的重要意义;维护政治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视频等

2

3

国土安全

了解国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掌握我国国土安全面临的风险,掌握维护国土安全的基本要求


国土安全的内涵;维护国土安全的重要意义;维护国土安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维护国土安全需要把握的重要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视频等

2

4

军事安全

了解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理解我国军事安全面临的风险与挑战,理解维护军事安全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邪恶势力的辨识,能够维护民族团结,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感,

能够维护国家正当权益,绝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军事安全的含义;维护军事安全具有的重要意义;维护军事安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维护军事安全需要把握的重要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视频等

2

5

经济安全

了解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熟悉经济安全的含义,理解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巨大挑战


经济安全的内涵;维护经济安全的重要意义;维护经济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维护经济安全需要把握的重要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视频等

2

6

文化安全

了解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灵魂,理解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主流价值观面临的冲击,掌握维护文化安全的基本要求

文化安全观的提出及文化安全的内涵;文化安全的地位及维护文化安全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的文化安全形势;维护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视频等

2

7

社会安全

理解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保障,了解我国社会安全面临的风险与挑战,知道何谓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

社会安全的概念及性质;我国社会安全的现状;维护社会安全的意义;维护社会安全的措施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视频等

2

8

科技安全

了解科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关键,大国重器彰显国家实力

科技安全的内涵和重要性;科技安全的主要内容;科技安全面临的威胁和挑战;维护科技安全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视频等

2



六、课程教学方法

填写说明: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知行合一,聚焦合作企业实际、讲清理论,围绕典型岗位实例、练会技能,延伸到同一类企业实际、举一反三,拓展到同一类岗位实例、触类旁通,遴选一组学生现场展示、轮流示范,锁定一项岗位能力、即毕即考,精选一个学生作品、系统考核。教学组织实施实现“讲、练、评”一体,开展“成果导向”的过程性考核。

1.讲授法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本门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思想性很强的课程。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讲解、说明、描述、论证、设问、解疑等教学语言的运用,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科学知识。这种方法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教师顺利地完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三项职能。

2.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向学生提供一段背景资料,然后提出问题,在问题中要求学生阅读分析指定材料,依据一定的理论知识,做出决策和评价,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见。通过丰富的案例,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现实生活的案例,交给学生讨论。在学生分析案例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索欲,能够设身处地地从实际的场景出发,思考问题,剖析事件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自己的见解。

3.问答法

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巩固旧知识的方法。谈话法能够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谈话直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程度,及时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

4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讨论法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更能够体现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的新理念,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讨论技能,增强其面对困难的自信心。

七、课程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现有教学科研人员6人,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教师为主干。从职称结构上看,有副教授1人,助教5人;从学历结构来看,教学团队成员均为硕士学位;从年龄结构来看,是一支中青年相结合的教学科研团队。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和工作职责的不同,本教学团队组成了一支由课程负责人、建设方案编制人、课程建设联络人、质控点数据监测人的队伍,以不断推动本门课程不断完善。

课程团队及分工

序号

姓名

职称

主要职责

1

姚茂军

副教授

课程负责人,组织实施课程团队的建设活动,编

写课程建设规划、制定课程标准、推进诊改进程

2

刘波

助教

制订课程改进举措,编写建设方案、修订课程标

准。

3

胡亚倩

助教

参与课程建设、跟踪专业需求

4

钟芳兰

助教

制订课程改进举措,编写建设方案、修订课程标

准。

5

郑家勤

助教

收集分析和反馈质控点数据,为课程诊改提供数

据参考。

6

黄琪

助教

收集分析和反馈质控点数据,为课程诊改提供数

据参考。



八、课程教学条件

填写说明:主要叙述保障课程教学的软硬件教学条件。

目前关于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教材较少,暂时无国家统编教材。因此,本课程团队参考已经面世的国家安全教育教材和网络资料,组织老师撰写了课程教学资料,制作了8个课件及其讲稿,制作了相关视频。本课程的教材建设主要集中在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资源和习题库的建设上,具体有以下几点:

1)编写文本资源:任务单、试题库、电子教案等;

2)积累并保存课程教学所需图片素材,如:实物照片、资源图片、成果展示等;

3)制作音频和视频素材

4)建立短视频库

4)制作教学课件,包括所有教学任务的教学课件;

九、教材编写与选用

填写说明:教材编写与选用应符合《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专业核心课教材鼓励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教材开发应融入一个企业真实项目,紧盯一个典型岗位,倡导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建设,并根据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及时更新。可提供教材选用信息:《XX》,XX主编,XX出版社(或自编讲义),XX年XX月第X版......。

由于《国家安全教育》开课时间不长,市面上的学生教材不多,且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正在谨慎选购中。

十、课程考核

探索采用全过程考核评价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既重视学生的政治思想建设和行为能力养成,又注重学生线上学习效果突出学生操作技能评价。知识学习主要采用课堂提问、练习或作业等方法;评价学生的社会能力等方面的状况,主要采用学生互评表等方法。课程结束时通过对学生学习之前和学习之后认定学生是否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改变和提高。

2 课程考核表

序号

考核类型(可选项)

考核方式(可选项)

成绩占比

1

线上过程性考核

结合课堂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等进行综合评价

60 %

2

期末总结性考核

论文、试卷(闭卷)

30 %

合计

100%

备注:各课程可根据具体培养要求自行选择考核方式


十一、附录

(一)参考书目

1.李大光:《国家安全教育通识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21.09。

2.马瑞映 杨松:《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01。

3.杨新:《居安思危 : 国家安全教育》,江西人民出版社,2021.09。

4.教育部:《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二)网络资源

1.中国大学生在线、腾讯面向全国高校师生共同推出《千万师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

2.安全教育网:WWW.GJAQJY.NET

(三)在线资源

1.安全教育网:WWW.GJAQJY.NET

2.学习强国

(四)参考标准

1.教育部制订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教材[2020]5号),及其附件——《国家安全教育知识要点》。


上一条:《四史》课程标准(2023.9)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校级教改课题专家评议结果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Copyright 2015 Sichu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