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站首页 | 部门概况 | 思政动态 | 理论热点 | 党建之窗 | 师资队伍 | 工会工作 | 教学科研 | 实践教学 | 课程设置 | 政策文件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思政动态>>正文
3月21日—22日,以“协作共建、共同发展”为主题的东中西部马院共建联盟工作研讨会...【详细】

部门电话:0825-2290602
部门地址: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厚德楼101室
联系QQ:  328710386
联系邮箱:328710386@qq.com   

思政动态
思政部2010年度工作总结
2011-04-11     (点击: )

2010年,在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思政部团结和带领全体教职工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上级与学院要求,积极开展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加强思政课建设,努力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主要工作特色  

(一)“一个载体”强思想

我们围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这个主题,以 “活动”为载体,结合部门政治时事学习、中心组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及工会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党员及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今年三月组织带领党员及教职工到成都建川博物馆考察学习,开展了使命感与责任感教育活动;八月选派王玲、朱媛、徐善玉和廖烨四位教师去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学习考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十二月又组织党员及教职工赴重庆考察学习红岩精神,开展了“红岩精神照千秋、创先争优添光彩”活动。通过这些重大的考察体验活动,高举党旗面对先烈宣誓,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坚定了思政课教师的理想信念,明确了时代使命与历史责任,增强了信心,激发了热情,鼓舞了干劲,促进了工作。  

(二)“两环联动”抓示范

我们根据学院争创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两创联动”重点工作要求,将“打造思德训育基地”与“集中智慧创示范”两个环节结合起来,联合行动,积极组织教师献计出力。针对全国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的现实情况,主动建议“打造思德训育基地,培育合格人才”,争创示范亮点。在学校党政支持下,先后选派教师到省内外高校参观学习,借鉴典型经验,并组织10多位骨干教师负责创建思德训育基地工作,提出了打造理想信念导航平台、爱国教育感悟平台、传统美德传承平台、公民道德建设平台、法律素养养成平台、心理素质拓展平台,职业发展规划平台、就业创业指导平台建设方案。刘光明、马秋林、姜友维等带领教师先后为学院“两创联动”加班加点、突击撰写申报材料,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  

(三)“三位一体”建队伍

我们以“创先争优” 、“双师型”队伍建设、教学与科研三位一体,努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在教师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添光彩”活动,鼓励党员教师“带头”和“带动”作用,争当教学名师,争创优秀教学团队。通过组织党员教师集中听课、相互听课、集体教研的形式,推进党员教师带头创新教学,为创先争优添光彩。朱媛、李阳荣同志荣获学院党委“优秀共产党员”奖励。  

二是选派姜友维、李阳荣、徐善玉三位教师参加省厅组织的“职业指导师”培训,并顺利考取了职业指导师资格,让思政课专职教师中的“双师型”教师上升到五名,达到30%。  

三是坚持教学、科研两手抓,积极构建教学练队伍、科研强素质队伍建设模式。  

一方面团结带领教师,聚精会神抓教学,立足岗位建新功。近两年,思政部在调出教师二人,退休一人,新教师未完全适应的情况下,王玲、李阳荣、朱媛、颜廷华、刘华山、刘光明、徐善玉、李彩萍等中青年骨干教师,不仅团结带动教师抓好教学工作,而且积极参与课程建设,推进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思政部绝大多数教师年工作量超过600学时,有的达到1000学时。王玲、李阳荣同志被推荐为2010年学院优秀工作者。  

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动员教师开展学术科研,通过科研强化素质,推进创新。  

1.新批准立项省政府课题和省厅课题各1项。①刘光明主持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10度委托项目“后金融危机时代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项目号:SC10W216);②邓云华主持,朱媛、李阳荣、刘光明、徐善玉等主研,省教育厅2010年重点课题“‘90’后高职院校大学生人生观调查研究”(项目号:CJS10—060)。  

2.主研新立项省厅委托重点专项课题1项。马秋林主研,朱媛、李阳荣、徐善玉等参研新立项省厅委托重点专项课题“毛中特理论概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研究”(项目号:CJS10—059)。已形成的三个阶段性成果,在全省高校“概论”课2010年会上获得肯定(①《四川省高职高专“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研究指导意见》;②《四川省高职高专“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实施要点》;③《四川省高职高专“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研究实践教学指导手册》)。  

3.在研各类课题11项。①刘光明主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国际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项目号:10JD710025);②马秋林、刘光明参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项目号:09JDSZK036);③刘光明主研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至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管理实践研究”子课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实习一体化管理实践研究”(项目号:0401921B-103);④马秋林主持,刘光明、朱媛等主研省教厅重点研究课题“四川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项目号:CJS09—056); ⑤马秋林,刘光明主研省教厅“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总课题子课题“高职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研究”(项目号:09SA150);⑥刘光明参研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四川丘陵地区农村投资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号:09SB085);⑦刘光明参研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实习管理模式研究”(项目号:10SA144);⑧刘光明参研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研究”(项目号:10SA106);⑨王菊芳参研省教厅课题“高职专业设置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协调关系研究”(项目号:10SA107)。⑩马秋林主持,刘光明、姜友维参研院立课题“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项目号:09R01);姜友维主持在研课题“高校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号:09R05)。  

与此同时,选派教师参加省内外各级各类相关学术交流研讨会18人次。还积极参与遂宁市委党史研究室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学术征文”活动,刘华山提交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在今天的现实意义》、徐善玉提交论文《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和实践》。  

今年,思政部教师参研相关课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核刊5篇),出版教材1部。马秋林主编,朱媛副主编,姜友维、刘光明、刘华山、钟澳等参编教材《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概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荣获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学会2010年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马秋林副主编,刘光明、徐善玉参编教材《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新华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被遂宁市教育局评为一等奖。在成都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会(省一级学会)2010年年会上马秋林的论文《高职院校思政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获一等奖,李阳荣论文《“90”后高职生义利观教育现状与对策》获二等奖,钟澳论文《“90”后高职大学生道德素质调查及对策探讨》获二等奖,朱媛论文《“90”后高职院校大学生人生观调查研究》获三等奖。  

由马秋林主持,刘华山、朱媛、王建洪、姚静、徐善玉和廖烨等老师参与建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精品课程被学院评审为校级精品课程。  

二、相关工作综述  

1.成功承办四川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研究会2010年会,省内64所本专科学校130多位代表参加了年会,年会热烈而高效,成果丰富,既加强了我们的对外宣传联系,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2.在全院学生中成功增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修课,受到学生欢迎。  

3.思政部与四川师大政治学院联合举办法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自考本科助学班,招生近40余人,管理进一步规范。  

4.安全保卫工作无隐患和责任事故。加强安全思想政治教育、治安综合治理、网络管理及消防演练,及时化解内部各种矛盾和不安全因素,防止参与邪教和反动组织。针对十月份以来,因涉日、涉藏问题出现的一些不安全稳定的苗头,按照学院要求,加强值班、信息报送,强化纪律管理,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了校园与社会的稳定,维护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特别是李彩萍老师针对青年学生特点撰写的《理智爱国》宣传稿件,在地方“维稳”中播送后作用很好。  

5.爱国卫生宣传、计划、安排落实与检查督促,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天天有值勤,效果显著。  

6.财务、国资管理管理民主公开,合理开支,严格纪律,无违法乱纪行为。  

7.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党员干部及教职工廉洁勤政建设,协同学院纪委开展了部分新任中层干部的廉洁谈话工作,在高职大学生廉洁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上获得长足进展。  

8.充分发挥工会民主管理作用,深入开展“争创学习型单位”活动。完成思政部二届一次工会委员会换届工作,由马秋林、朱媛、颜廷华三名同志组成部门工会委员会,马秋林兼任主席;完成学校二届“两代会”代表选举工作。王玲同志被选为学院二届工会委员会委员、学院教工艺术团副团长。为学校教代会提交提案4条。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150元,为患重病职工向阳老师捐助2350元。开展大型工会活动4次。朱媛、钟澳、徐善玉三位同志参加市委、市府组织的庆祝建市25周年暨“感恩·奋进”歌咏比赛活动,获得优异成绩。  

9.加强宣传工作,对重要事项及时报道宣传,上传学院及系部工作的有关信息,及时维护更新相关内容,撰稿发布校园网消息报道4条,送省教厅网并报道2条。  

三、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1. 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任重道远。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系部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我部教师对高职教育理念的认识、在教育教学能力尤其是实践教学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仍需努力解决。  

2. 思政部与机关、企业合作和服务方面任务艰巨,仍需大胆探索。  

2011年1月5日  

上一条:四川省高校“毛中理论体系概论”研讨会在遂召开
下一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Copyright 2015 Sichu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