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部 张家宁
病毒无情人有情,风雨后总会迎来晴天。在全球防疫的时刻,如何带给学生们一堂即有知识内核、又有心灵启发的在线思修课,成为教师们必须面对的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需要以生为本、从心出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反馈等多方面进行改变和设计。以达到思修课育人育德、修身修心的思政课主阵地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平台的选择上,根据学院和部门的安排,以及德育教研室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学习通为主要教学平台,同时使用腾讯EV录屏为辅助软件。从新建、上传教学资源,到录课、直播及与学生互动都能全方位的覆盖和顺利运行。一个多月的思修课,从教学内容到情况反馈,我做了如下梳理。
一、教学内容需要入脑入心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思修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们需要符合社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开学第一课我选择的主题是:“疫情”下的中国。首先上传了全体思政课老师给全院学生的一封信“走出伤感季 正是奋起时”,与学生分析了如何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新冠肺炎”,从知行两个方面告诉学生“知止而后有定”,用行动去战胜一切困难的道理。然后分享了“蝙蝠给人类的一封信”、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十场瘟疫、“什么是新冠病毒肺炎”、“战役,我们在一起”等教学资料。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认识新冠肺炎疫情,并力所能及的对社会做贡献,与全国人民一起战胜疫情。
在后面的教学中都有意识的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能认识当前社会问题的案例和视频。比如介绍中华文明为何可以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如何提高文化的软实力?为此选择了《诸子百家的简介》、《道德经的四个比喻》、《论语最经典的十句话》、《仁爱文化与社会治理》等文章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由此,让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最终入脑入心、指导其行动实践。二、教学方法需要灵活多样
在教学方法上则需要适应在线教学实际情况,所以需要灵活多样。例如在开学第一课“‘疫情”下的中国中主要是学生自学资料、观看视频然后进行网上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先自主学习所有相关教学资料,在学习通讨论区开启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认识的讨论。在理论性比较强的专题中,我采用的是录播和课后完成作业的方式;在讲到“心中的道德”这样互动性较强的专题的时候开启直播学习和讨论。总之,面对不同的专题内容选择不同的在线教学方式。通过录播和直播对于理论性较强的专题进行细致讲解,在实践性和互动性较强的内容进行平台或直播讨论。
在学习中分别进行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否需要共同的价值观?”、“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原因?”、“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社会能起到什么作用?”、“道德是如何产生的?”等理论性较强的问题进行了直播讨论;“诸子百家,你最喜欢哪家?为什么?”、“作为大学生,应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能见到习近平,你最想对他说什么?”等这样实践性和互动性较强的问题进行了在线讨论。
三、实时进行教学情况反馈
除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教学情况反馈上,我们也得更加注重。
由于没有平常课堂教学的实时性和互动性,对于100多个同学一起上课的公共大班教学来讲教学情况反馈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如果教学情况反馈不及时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让老师对在线教学进行更好的改善。
学习通平台有上课签到,课程讨论打分、点赞实时互动,后期课程统计等功能方便教师使用。教师需要在课前、课中、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关注和互动。对于未签到、未完成作业、未参与直播的同学进行统计。同时对于那些网络不通畅、不具备在线教学条件的同学进行关注。通过这些方式不断改进和完善在线教学,真正做到教育部提倡的“停课不停学”,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